首页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揭示中国人心理与文化的行为机制

一、儒家的人际和谐思想

字体:16+-

“和”是中国传统儒家的基本精神。春秋战国之际,正是礼崩乐坏之际,孔子等儒家学派希望通过恢复周礼,以“礼”治理社会,以“礼”规范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并维持社会秩序和谐。在儒家看来,之所以要注重“和”,是因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孔子的社会理想的本质就是一个“和”字。他希望社会秩序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实现长久的和谐。在儒家思想中,“和”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指和谐,即事物或要素之间的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二是指合作,即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的行为;三是指谦和,即为人处世的谦让和气的态度。[46]“和”既是人际调和的手段,更是人际和谐的状态。在建立和谐人际交往及和谐处事哲学方面,儒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指导方案。

(一)以“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

为实现人际和谐,减少人际冲突与误解,人们必须先掌握共同的、适宜的社会交往规则或者说社会习俗与道德规范。按照现代的话来讲,社会关系想要和谐,关系中的主体必须各按角色规范行事,以满足对方根据角色规范所形成的期望行事。这样,孔子承续周礼,由亲亲而言仁,由尊尊而言义,以“正名分”重新界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从隶属关系,并建立各项伦理纲常,规范各级各类人的行为标准。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论语·子路》)所谓“名”就是周礼规定的每个人的社会位置,所谓“正名”就是强调人的身份地位的差异,规范各色人等的言行等。这样,儒家所构建的“礼”的实质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秩序或者行为规范,使社会道德规范得到基本体现。个体的一切社会行为都应当合于礼,即无论是视、听、言、行都要受礼的约束。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正强调了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一丝不苟地恪守礼,时刻以礼来约束自己,远离一切非礼的东西。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这就是说,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做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