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情感性和谐、混合性和谐与工具性和谐的转化模型也可以发现,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建构的情感性和谐、混合性和谐与工具性和谐存在以下特征。
首先,在三种人际关系中,交际最多,关系最复杂,也最需要使用“和谐化”手段的是在熟人关系中。在中国,熟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熟人与“生人”(陌生人)相对,指自己熟悉的人,它包括自己熟悉的亲人、朋友、老师、学生、同学、同事与邻居等;与此相对,生人指一切自己不熟悉的人。狭义的熟人一般仅指与自己保持一般关系的同学、同事、近邻和其他自己认识的人,即虽然与自己相识,但在交情上又达不到好友水平的人。这样的熟人之间的交往既有一定的情感基础,如存在地缘或业缘关系,又往往具有长期性、相对的稳定性,并且彼此之间常常还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因此,与这样的熟人打交道时最需要在心里掂量掂量和谐化的手段。有关要求被试者对各种人际关系需要和谐化的程度所进行的调查表明,百分比较低的是“岳父母与女婿的关系”及“公婆与媳妇的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两者虽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都是间接的亲人人际关系。百分比最低的是“兄弟姊妹的关系”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两者都以间接或直接的血缘关系为基础,而不必轻易归因于一般性的和谐作用。也有学者提出,亲和式和谐已经不单是人际关系还包括家庭亲情。亲情其实已经超越和谐,子女与父母的血缘、亲情及深层的感受都和中国传统的孝道有关;同时也超越了西方心理学的“人际关系”。[37]而百分比高的是“同事关系”与“邻居关系”。这两者虽无血缘关系,却皆有地缘(服务机构或居住场所)关系或业缘关系,从而需要多做“和谐”。所以,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即与周围有“关系”的人交往时,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尽量避免冲突,无论是采取中庸、调和,还是采取谦恭、忍让的方式,其核心目的就是如何避免出现人际间的不和。因此,在三种和谐类型中,混合性和谐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