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班级发展的构想
一、班级、班集体与理想班级
(一)什么是班级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迫使学校需要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班级出现了,经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理论上的论证并逐渐确定下来。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通常由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学校教育功能主要通过班级来实现。
在班级中,教师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以及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教育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班级发展史就是学生以及班主任的成长史。
(二)什么是班集体
班级里的学生和教师组成一个群体,刚刚组建的班级组织只是初级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班级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序的组织机构、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集体舆论,一个班集体就形成了。
从群体到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在对集体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群体层次测定理论。以共同活动的目的、任务、性质特别是人际关系为标志,把集体的形成划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即松散群体阶段、联合群体阶段和集体阶段。班集体的形成也会经历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松散型班级群体
刚组建的班级一般属于松散型班级群体。虽然教学班刚刚组建时,班级就产生了组织机构,有了共同活动,甚至制定了共同的发展目标,但此时的班级尚未形成大家认可并愿意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班级主要依靠教师组织指挥,教师和班干部主要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群体中的成员大多凭借个人的好感而交往,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情绪性,群体意识和凝聚力都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