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时代是工具理性的时代,是物质文明的象征,而“道”时代是价值意义的时代,是精神文明的象征。黄武雄认为,“学校教育不应像今日学校的现状一样,纯为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出路服务,以致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背叛了学校教育的宗旨”[4]。
学校教育是孩子迈入社会面临的第一个环境。孩子们所向往的教育不应单单是一种知识的教育,它更是一种心灵教育;不但是一种成绩竞争上的教育,更是一种精神进取向上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物的教育,更是一种关于人的教育;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谋生的教育,更是一种做人之道的教育。
孩子们喜爱的真正教育不是单一的课堂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教育,更是有关生活智慧和超越生活追求的艺术教育。人们所向往的教育应该能够对个人的幸福生活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工作方面起正向的作用。无论是分数高的学生,还是分数低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学生,还是智商低的学生;无论是善于表达的学生,还是内向羞怯的学生;无论是家庭背景好的学生,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都能在教育的帮助下真正获得一种能力、一种品格,这种能力和品格能够赋予他们力量,使得他们无论得到生活怎样的“赐予”,福兮祸兮都能践行做人之道,把生活过好,把责任担好。这应是学校文化对于教育之道本质的基本理解。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校中拥有一定的私人空间和自由。教与学结合在一起,应该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均能享受到教育世界的快乐,且这种快乐随着教学相长而不断增强。不论出于何种理由,学校教育里都不应存在使学生感到心理压抑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