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手型展览:管理互动博物馆与科学中心

博物馆学习的社会语境

字体:16+-

虽然史蒂芬森的研究已是在家庭团体中观察个体,但总的来说前述大多数理论与实践都侧重于互动博物馆环境中的个人学习情境。当然事实上大部分的观众都不是一个人来博物馆的,就算是单独来的观众,也会直接跟工作人员产生一些交流,或者通过阅读展品标识牌来间接交流。维果茨基在学习理论里添加了社会维度,认为多数学习都是文化相涉的,通过共同的语言或者与家长、家庭成员、朋友和媒体的交流等社会语境进行。[22]儿童的智力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发展,维果茨基展示了高级思维的发展取决于他们掌握越来越多的概念——理解的概念越多,越能最大限度发展智力。[23]

成年人便扮演着帮助儿童学习非常重要的中介角色。促成(enabling)和解说(interpretation)人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将在第七章中详细阐述,而这章则集中谈论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语境中的学习。家庭都希望寻找既有教育作用又能娱乐的好去处,这部分人组成了互动展览的大部分观众群体。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1984—1991年参观博物馆已成为家庭活动的首选。[24]如果只用数字来衡量互动中心是否成功的话,那么它确实是满足了家庭需求的。但是,光是数字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家庭参观的质量和性质,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互动、如何学习的。虽然小规模的评估研究试图展现博物馆学习的全貌,但还未见系统连贯的测评技术。[25]最近富兰克林学院的明达·博润(Minda Borun)在四家科学中心进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行为研究,建立了一套指标来评价观众在博物馆里的学习效果。[26]这部分将以欧洲和北美重要的互动博物馆的例子来说明。

伍德(Wood)强调了家庭参观对博物馆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人们对娱乐项目的偏好选择可能受家庭娱乐经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比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要深刻。美国的一项研究就表明爱逛博物馆的人中,有60%的观众说他们对博物馆的兴趣受儿童时代家庭参观经历的影响,而只有3%的人是受学校参观活动的影响。[27]家庭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参观,虽然每个家庭到馆的参观安排不一样,但是来自欧洲和北美的研究却表明家庭能在博物馆氛围的建设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8]家庭一般都是带着娱乐与教育的双重目的而来,但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家庭参观的愉悦不来自展品本身,而是能有一个公共场所提供给家庭成员亲密相处的环境。现代家庭收入的增多往往伴随着娱乐时光的减少,因此家庭成员会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家庭出游成了维护家庭关系的纽带。家庭游览博物馆很少会提前一天以上做计划,而且博物馆在家庭出游中很受欢迎是因为它能提供一个安全的探索空间。有些研究已经注意到博物馆的仪式感以及它能起到的黏合作用。[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