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等,明万历辛亥年(1611)生于安徽桐城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家庭。处优于人的治学环境中,他自幼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识。方以智自述云:“年十五,十三经略能背讽;班史之书,略能粗举,长益博览百家。”[1]加上他生性好游、交友,又因心系时政而直谏不讳,故“弱冠负盛名”[2],“名噪海内”[3],何如宠谓其“深悉一时之故,诚不下汉室贾生也”[4]。方以智年三十中进士,然明王朝不久覆亡,他遂走南都,又因阮大铖之诬而亡命岭南。后桂王即位肇庆,拜为詹事府左中允,因权璫乱政,辞中允之命,留病梧州。而肇庆、广州又变,密之扶病入夫夷山,变姓名于沅州天雷苗中,可谓“数年之间,国统三绝,行在五迁”[5]。清顺治八年(1651),方以智被清兵搜获,许其在梧州的云盖寺出家为僧。次年,随施闰章返桐城,为逃避清廷征用,遂受戒于南京高座寺。清康熙四年(1665),入主青原。清康熙十年(1671)罹遭“粤案”,在南解途中,舟行万安惶恐滩时“完名全节以终”[6]。
方以智一生留下《物理小识》、《通雅》、《博依集》、《浮山文集》、《易余》、《东西均》、《一贯问答》、《药地炮庄》等著作,所论遍及诗文、音韵、天文、地理、医药、经学、哲学等方面。方以智的思想极富创造性与开放性(即他所说的“容遁”)。他处于国破家亡、内外交困的时代背景下,以一种医者治病的心态将古今中外的学问当作药材,集于一炉而烹煮之,正如他所说:“我以十二折半为炉,七十二为鞴,三百六十五为课簿,环万八百为公案,金刚智为昆吾斧,劈众均以为薪,以毋自欺为空中之火,逢场烹饪,煮材适用,应供而化出,东西互济,反因对治,而坐收无为之治,无我、无无我,圜三化四,不居一名。”[7]他以“东西互济,反因对治”的博大情怀广纳兼取,藉以救治由思想偏颇所引发的各种病痛。针对“各食其教而门庭重”的时下学风,他指出,明经正业,理当“合诸家之异同而使参详也,执一乎,水济水耳”[8]。除此之外,方以智兼有“好究物理”与思辨于一身。《物理小识》与各类医药等著就是其“穷理极物”、“溺于雕虫”的智慧结晶。至中晚年,方以智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他以心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一在二中”的体用关系说,充分阐发了传统儒家关于天道(包括仁心)与器(气)的圆融关系。在道器圆融一体的语境中,“道”与“艺”、“质测”与“通几”、义与利等,皆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关联。严格说来,“道寓于艺”、“质测即藏通几”才是程伊川“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之意境的合理推阐;反之,贬抑经验知识(实学)并不合儒家体用圆融、立体致用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