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其情”不是把捉一个性,去管束情,而是由修养工夫所至的任性流行与主宰,即情见性,所以,圣人不能无情,方以智说:“食者,圣人所不免。”[53]又曰:“千万人之情,一人是也。”[54]睡食色财名之五情,圣人与众人同。然圣人所以为圣人者,在于圣人透体立极、保任“觌体灵明”与充塞,能够以仁心之化育契接天道创生之实义。他说:
圣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循之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安于仁,乐之本也;动而中,礼之本也。故在车则闻和銮,在行则闻佩玉,无故不去琴瑟,视听言动,循礼法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55]
一方面,“情”有显“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亦有蔽“性”的消极作用,故工夫不可稍有松懈。“循之不息”的工夫如孔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圣人“在车则闻和銮,在行则闻佩玉”,其所见所闻,无非天道流行与性体充塞,即是“循之不息”之境。至于“视听言动,循礼法而动”,则不必如此说圣人,圣人自是“循性而动”、“率性而行”。按方以智晚年的观点,“上者,见礼即自己”[56],故“循礼法而动”当限于“昧于情用”之众人。圣人循性,是自律;众人蔽于情,为他律。
理学家普遍认为,“情”与“嗜欲”是不同的,方以智“以情之中节处表性天之理”,王阳明亦认为“情未必为恶”,只是情“不中节则为恶”。但是,理学家无不反对凿性纵情,以溺于声色货利者为“嗜欲”。至于情如何是“中节”?如何才是“不中节”?理学家们并不着力于此。他们多以无思、不立意、无累等来表达即情即性之圣境,如上文所引王阳明所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一语,意即七情着于一物,便是欲。同样,方以智根据“性则虚而遍满矣”之“遍满”,突显圣人之情“不落”一物,不“累于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