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实践上来说,“仁”(本心、性体)本身就能起道德法则创造之繁兴大用,所谓“上者,见礼即是自己”、“心外无物”即是。如此,则必然会有“从心率性”、“直心而行”的道德理想。可是,方以智的为学重心并非在于对此境的追求,他一方面强调“外学多,内学一”的为学工夫,另一方面出于对“率性稍涉勉强,便云非性”的现实考虑,他竭力将“率性”与“率情”区分开来,并提出“不增放而加慎”[1]及“无故不去琴瑟”。他既从理论上肯定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的传统思想,又从现实上防止了“灭理纵情”的危险。
(一)“从心率性,岂非天理”
方以智言“不落有无”、“於穆不已”之天道、贯几、太极、圆中、所以,等等,就是要建立起道德创造之心性,为道德实践立一个普遍的、先验的、纯粹的内在标准与方向,以成就真诚的道德行为,正如他说:“人心即天,天以为宗,即心以为宗。”又曰:“五十而得,七十而忘,从心即顺之至,犹言随他去耳。心即是矩,瓮里何曾走却鳖。”[2]“心即是矩”、“心以为宗”,意即道德法则乃由内在的心性所发,渊源无穷,施于民者溥博无尽,如同“千枝万叶敷荣而出”,经验层的枝叶皆源自于仁。心或性的本质内涵就是贯通万物的於穆不已之“仁”,所以,心或性本身就有一种生发的力量。这种力量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识得此力量亦是圣人所以为圣人,他说:“圣人之顺从,与舜之若决江河有别乎?……居深山中,与木石、鹿豕无情无知之物打做一片,忽然触着一毫,若决江河,搅成酥酪矣。”[3]圣人与木石、鹿豕无情无知之物打做一片,何以别之?圣人“忽然触着一毫”即孟子所谓“闻一善言,见一善行”,由此触发仁体之能而起“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之用;木石、鹿豕等不能体知仁心之在,其所以为物也。对人而言,道德创造的仁体是真实地存在,所谓“圆满周遍,觌体灵明”和“摹写若决江河、确不可拔之潜体妙湛”[4]之“觌体”和“妙湛”即肯定了无一丝毫之杂的仁心本体,真实地呈现、流行于经验行为之中,并主宰之。为了保证道德行为的纯粹性,“从心率性”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他说:“从心率性,岂非天理、良心之化境乎?”[5]然“从心率性”必以“信此心”为基础,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