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二、“文礼俱是从中发出”与“法为中下立”

字体:16+-

方以智讲“从心率性,岂非天理”,这是以“人心即天”为理论根据的,它直达价值之源。但是,毕竟还有外在的“礼”在。如此一来,就必然面临如何对待客观“文礼”的问题。宋明理学家致力于立体显道,与佛老相颉颃,而不甚留心于外在礼数。对于方以智来说,这个问题似乎显得更为复杂,因为他明显地将人分为“上根者”和“下根者”,或曰“圣人”与“众人”。对上者而言,他们“见礼就是自己”;至于“不知无闷之潜体”的下根者,则必须依礼而动、“以礼作刀”。方以智并非简单地从下根者的需要来肯定客观“礼”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他一方面认为“治不以礼,犹无耜而耕”,另一方面又赋予“礼”的仁义本质,不至于使“礼”流为单纯的外在规则。

(一)“文礼俱是从中发出”与“名教寓神于迹”

方以智言心、言性与王阳明及其后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几乎不言及《孟子》的“四端之心”,而是依据《中庸》(包括所引《诗》所言)的“於穆不已”、“无声无臭”及“中”,《论语》的“仁”,以及《周易》“易无思”、“无为”、“感”、“通”、“神”、“几”,等等。然其“仁藏己内”亦合孟子“仁义内在”之理路。阳明学则稍有不同,其学主要是本于孟子,牟宗三认为这是其后学所以为“狂态”的原因所在,他说:“阳明承象山之言本心而前进,虽其气象之直方大不及象山,然义理之精细处则有过之。惟其契接‘於穆不已’之体处仍嫌弱而不深透。此即其仍未充尽而至于圆整而饱满也。此其所以为显教,而亦其后学之所以有狂态也。”[30]牟宗三的意思是说,如果只任良知之伸展,难免会出现因主观性太强而缺少对天道敬畏的现象。尽管良知与天道一体,但天道乃统宇宙而言,毕竟还有客观义在。《易·乾·文言》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系辞上》曰:“乐天知命,故不忧。顺天之化,故曰乐也。”经过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修养工夫,此“奉天”、“顺天”自然可以说成“天命之性,率性之谓道”(《中庸》)。因为方以智不独以孟子“良知”为宗,所以他在表述“於穆不已”之体之生发义时,总是喻之以“核中之仁”。“核中之仁”是指点语,此“仁”可理会为天道、理、太极,心与性等,总之,它就是“一”或体。此心此道,是行为价值的根源处。规范行为的既定之“礼”,实为仁义的外在化或客观化,方以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