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少年时代曾随父游川、闽、京等地,十九岁后,他常单独外出会友、交游,活动于江南一带。崇祯七年(1634),家乡桐城农民起义,方以智流寓南京。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任工部观政、翰林院编修、皇子定王讲官。同年其父因战败下狱,方以智请代父罪,未获准。清顺治元年(1644),方以智为农民军所获,后乘隙南逃,却被诬为“赎徒”,只得亡命南粤。顺治四年(1647),桂王朱由榔即帝位于肇庆,方以智任中允,但遭到太监王坤的排挤,旋即离职西去,隐遁于粤西、湘贵少数民族地区。后永历帝数召其入朝辅政,方以智称病不出,“十召坚隐”。清顺治八年(1651),方以智被清兵搜获,清帅见其坚贞不屈,遂许其在梧州的云盖寺出家为僧,法号无可。次年,随施闰章返桐城,方以智在家乡为逃避清廷征用,遂受戒于南京高座寺。顺治十二年(1655),父方孔炤病卒,方以智破关奔丧桐城,庐墓三年。期满,禅游闽赣,行无定所。清康熙四年(1665),方以智入主青原,清康熙九年(1670)称病退养于泰和首山陶庵。次年中“粤案”,在南解途中,舟行万安惶恐滩时方以智“完名全节以终”[1]。
方以智说:“尚论古今,贵有古今之识。考究家或失则拘,多不能持论,论尽其变。然不考究,何以审其时势,以要其生平?”[2]如果未详方以智一生之迹变,论其学术难免“或失则拘”。目前,学术界对方以智生平的研究已获丰富的成果,相对于其思想而言,其生平似乎更引人注目,尤其是余英时先生的《方以智晚节考》,影响颇大。
(一)关于方以智一生活动的分期
方以智身处“天崩地坼之日”[3],他“跳北趼南,数履硙硙之刃”[4],从早年的“诗酒狂生”到晚年“涂首垢面”一僧佗。其性情亦随之而变,从“慷慨激烈”的“直言极谏”至“不得已”而“支离连犿”;从青年的“汉室贾生”到“甲申之变”后的“卦刀不应”之隐者,等等。故于方以智的行迹分期尤为重要,此乃治其学之前提。早在1957年,侯外庐先生就以“方以智前期的学术作品以《通雅》一书为代表,后期的作品以《炮庄》为代表”[5]的分期方式,对方以智的思想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当然,侯外庐先生旨在倡导方以智的学术成就,他并没有对其生平进行深度发掘,仅概以前、后两期。目前,关于方以智的生平与学术分期,学术界大致存有两种观点:一是持“三期说”,一是持“多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