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二、方以智著作的流传及整理

字体:16+-

与同时代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相比,方以智的不幸不仅表现在其晚年事迹隐晦不明,而且其著作至今亦难获全貌,更不用说对其思想的发掘了。方著于其中岁未成定型即遭大难,他在丙戌年(1646)《又寄尔公书》中说:“智弱冠灾木数十万言,皆词赋也。后稍稍有所进,著作古文,皆不以示人,考辨经史,不敢与人言论,以末世恶人学问也。矢死幸还,一切生平著作,所博记经史之疑,所收金石古文文字之原,所考天官与图律异记,所讯边事土情,俱灰烬矣。流离南海,时为门人姚端有所纂录,及入楚遁沅,又多亡失。”及披缁北归,晚年所作,仅有《炮庄》得友人资助才得以生前雕刻,大多至今仍为手抄本流行。《清史稿·遗逸传》称他“著书数十万言,惟《通雅》、《物理小识》二书盛行于世”,其实“盛行于世”实为誉辞,因为有清一代,鲜有称引者。时至今日,连其著作名称及数量亦难以获得清楚的认识,除了《清史稿》称其“著书数十万言”之外,也有学者认为方以智有“数百万言的著作”[1],有的认为其“侥幸传世的几百万字的著述,且不说那些手抄本,即便少数刻本亦多为孤本,都甚难得见”[2]。

早在1957年,侯外庐先生就着手对方以智的著作进行搜集与整理,除《通雅》与《物理小识》外,据其所见,尚有24种著作,其中多为抄本。哲学著作除了《炮庄》“成都美学林排印不全”外,其余全为抄本[3]。1981年冒怀辛、金隆德先生分早、中、晚期对方以智重要的哲学著作进行了考辨和介绍[4]。其中于方以智著作考证最系统、最全面者,当属1985年出版的任道斌先生《方以智著述知见录》,该著“承北京图书馆、安徽博物馆、浙江图书馆、谢国桢先生、刘慎旃先生等提供宝贵资料,又屡引饶宗颐、郑德坤、余英时等先生论文资料”,分“诗词歌赋类”、“文集”和“画册、题跋及墨迹”三类,共考订方以智著述一百四十六种[5]。任先生详细地介绍了各著的存留现状、主要内容、写作时期、卷数和字数等,极大地方便了学术界对方以智著作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后来,蒋国保先生《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专辟“方以智著作索考”一章,将其“多年来收集到的有关方以智著述”一百四十种,进行了分类、考辨。蒋先生的有些工作做得更为细致,如其将方以智的“传世的著作”与“佚著”分开,在“传世著作”中又分“博物及自然科学类”、“诗文类”、“哲学类”和“综合类”等,尤其是其中的“佚著考略”部分,读之足信。由于任、蒋二先生对于方著的闻见略有不同,二著相资为用则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