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不乏精美的政治设计,但恐怕已不能照搬用于当世:即便“政治儒学”之说能够成立,也不能说明那就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政治。儒家曾经十分管用的政治理念和具体措施,虽不无借鉴意义,却无论如何不再鲜活有力竟而可以简单“克隆”——康有为在现代文明危机开始时就已高瞻远瞩地指出:“夫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若病既变而仍用旧方,可以增疾。时既变而仍用旧法,可以危国”,[25]又曰:“若引旧法以治近世,是执旧方以医变症,药既不对,病必加危”。[26]
国学固有其妙,却主要不在政体上,否则,国事危矣。宪章文武与师法后王,本来就不矛盾,[27]故孔子法后王而为圣师。康有为清醒地指出“不穷经义而酌古今,考势变而通中外,是刻舟求剑之愚,非阖辟乾坤之治也。”[28]中西经义当然要穷,古今之变必须斟酌,然则何以穷究考辨?康子曰:“凡强敌之长技,必通晓而摹仿之,凡万国之美法,必采择而变行之”,[29]师夷长技未必以制夷,却足可自强。
张君劢早年即已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政法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本土文明当然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并不能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直接依据:
中国近来提出东方文化说者日盛,即吾辈亦以为东方文化自有其价值,不可忽视也。然但就政治就国家之理论言之,则古人之言,绝少可以为新国家建设之凭借者,此国人所当确认者也,唯其然也,除以西方柏拉图以来之国家论,大昌明于国中外,无他法矣。[30]
国人痛感时局,积极引入西学以求自强,渐而至于“全盘西化”之极端,为了抵抗这种买办文化,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帮并不守旧的新派学人大力弘扬东方文化尤其中国传统思想,开启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几代香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一代宗师之一的张君劢却清醒地认识到,本土资源的价值自不待言,却不体现在国家政治方面。换言之,即便昌明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国家政体学说,也并不就是在否认传统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