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典传承与博雅教育

五、跨文化的畅想

字体:16+-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讨论了关于物质生活,日常经验的细节在第一部中文和英文小说中新的叙事重点,两者都源于社会商业化迅猛发展下的意识形态危机。这一发现将早期限定于传统的“民族”或“文明”里的文学界线转到欧亚大陆早期现代经济发展下的跨文化背景中。揭示小说中两大独立文化里改变物质基础作为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是很有意义的,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人类文化。无可否认的,在此篇论文中进行的比较还是小范围的,跨文化的对比不应只是一个普通的对比,也不是仅仅是唯一值得关注的问题。“小说的世界是难以数计的。”[31]因此弗朗哥·莫雷蒂指出根据大量内容翔实且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著作,他编辑了一个简洁的标题《小说》——其中与瓦特、麦基恩等相比范围更窄,以欧洲为中心显然要违背“现实主义”的标准,同时它与浪漫主义也不同,论及流派的时候总是不固定的,一种处于动态发展的,使文化多样的。[32]针对绝大部分人对这小说形式的理解,或者就是小说的形式,这些文字通过同瓦特的模型接触解决了什么?不仅是“无以数计”的文本里“典型部分”[33],也许以这种或那种的方式按“小说”的标准描写的。此外还需注意到,即便是在特殊的“典型部分”本身的限制下,真实的文学例子比在这里单纯两个文本做对比分析包含更多样化的结构。

然而,尽管文字浅薄,这篇论文还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些简单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换句话说,文章对比的目的不是重塑一个绝对的说法,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而是为了开拓一种跨文化的畅想,在这畅想中,我们开始思考,清楚地解释,以及对自己文化范围以外很少深究的相关文本和理论提出质疑。尽管规模很小,这项研究还是分享了莫雷蒂全球项目的目标,成为既定学术研究之外的一项新知识“问题”的路标——正如莫雷蒂恰当地引用马克思·韦伯的话来解释的那样,这不是事物“真实的”相互联系,而是问题概念上的相互联系,这明确了各种各样的学科间的界限。”[34]如果有任何尝试性的论文能够引起注意,并扩大这种文学研究的视野,笔者通过自己的比较研究同意莫雷蒂对于这样一个“共同的标准”似乎存在于“一种唯物主义观念”中。[35]建立于一个大概念下的文学与社会的终极关系中,这种包罗万象的观点是指向一个潜在的无限多样性的人类经验和畅想的途径。实际上为了在这无限的领域内标注出一个最合适的中心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整个领域齐心协力,而非任何单个人自己的工作。而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畅想这样一片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