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地籁”这一境界的人,常常知晓,万物常变,有无相生,正如《齐物论》中所论述:“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事物之间相互损益,有得有失。它们循“道”而生,循“道”而变,“物”的生发背后存在着“道”的推动,清楚“物”的外在差异仅仅只是表象,他们往往为了避免“物”的**而选择遁世。到达这一境界的人高于“人籁”的境界,但是无法达到“天籁”的自由境界,就如同《齐物论》中提到的王倪和长梧子这两个人。王倪知道自己“知”的界限在哪里,“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非知邪?”。长梧子明白与人辩论是没有胜负之分的,因为人都存在着个人的偏见,所以“忘年忘义,振宇无竟,故寓诸无竟”。[16]相较于世人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更通透,对情感欲念厉害计较思考的更为清楚,心灵开阔,精神的自由程度自然也高于世人。但是,他们“闻道”,仅仅也只是“闻道”,仍然是“游方之内”的“有待”之人,不然王倪怎么会向往“至人”,长梧子怎么会讥笑他人“做梦”。因为他们没有参透“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17]的道理。“地籁”的境界虽然看透万物,却没有完全挣脱世间情感的束缚,渴望遁世也只是逃避,而未能真正做到超脱,看似“无待”,而“无待”就是其“有待”。就像惠施作为庄子的挚友,却无法像庄子一样超脱尘世利禄功名的围绕。人们对“物”产生的欲望是因其千变万化的外貌,如若能认识“万物”变化皆有常,不执着于瞬间的拥有,心灵也会自在开阔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