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典传承与博雅教育

一、兴于诗——温柔敦厚的诗教

字体:16+-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也。”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先后次序,明白其先后次序,才能把事情做好。孔子认为,修身当先学诗,君子人格的养成要从“诗教”开始。诗就是《诗经》,在中国古代,诗、乐、舞本是三位一体的,君子的养成为何以“诗教”始?

诗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表达了人内心的真挚情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对“思无邪”有多种解释,其中程伊川的解释颇有见地。程伊川解释为:“思无邪者,诚也。”[3]也就是傅佩荣所说的:“没有虚伪造作,都是真情流露”[4]“诗人直抒胸怀,所作无不出于真情。”[5]《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思无邪”即是说诗歌是人内心的真情实感,诗人要有真性情,把这种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不虚伪、不矫揉造作。“诗”之所以能成为教育手段中的第一步,为“君子”人格的养成起筑基作用,正是由于它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本真生命的直接体现,它为“立于礼、成于乐”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诗歌有多重用途。“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这是孔子提出的著名的“兴、观、群、怨”说,何谓“兴”?孔安国解释为“引譬连类”[7],“引譬连类”是指通过某一个别的、形象的譬喻,使人们通过想象和联想,领会到与这一事物相关的一系列的事物。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8],“感发意志”是指诗歌能够感染和激发欣赏者的志向。朱熹认为“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如此而得之。”[9]“诗可以兴”是指读者在反复诵读诗歌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发起志向,激发起善恶之心。何谓“观”?郑玄解释为“观风俗之盛衰”[10],通过诵读诗歌,读者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及其盛衰。朱熹解释为“考见得失”[11],通过诵读诗歌,读者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得失。何谓“群”?孔安国解释为“群居相切磋”[12],人们可以通过讨论诗歌来交流思想情感,互相激发,提高修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起到谐和群体的作用。朱熹解释为“和而不流”[13],朱熹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诗歌能使拥有不同见解的君子群聚在一起。什么是“怨”呢?孔安国解释为“怨刺上政”[14],诗歌可以使人们把对执政者的不满发泄出来。朱熹解释为“怨而不怒”[15],除“兴、观、群、怨”这四个功用外,诵读诗歌还可以用于侍奉父母、君王,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字。对于“兴、观、群、怨”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王夫之说:“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16]总之,四者皆情,“兴”激发起人们感情的全过程,其他三者都是在“兴”的基础上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