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蚌为软体动物,壳两片,为长椭圆形,色紫黑,大者长八九寸,肉体扁厚,以鳃呼吸。运动时,有舌形之足出于壳外。质硬,能掘土。产于淡水。内面平滑,有真珠层,能产真珠。又可用人工作球形、卵形及人形之铅模,纳入其外套膜与介壳间,使历久装成珠质,而得异形之珠。壳之佳者,可碾薄,嵌于窗棂,俗称为明瓦。又研之为粉,曰蚌粉,可入药。”[1]而在当代绿色志愿者的笔下,也有这样活灵活现的叙述:
海蚌是长在礁盘里的生物,正常退潮时,它都泡在10厘米左右的海水里,只要不动它,它都裂开一条缝,两片鲜蓝色带着细红(或细黄)条纹的肉包裹着边沿,在水里一飘一飘的活动,非常好看,最大的海蚌竟有一米多长。如果有人轻轻地动它一下,它的肉就会缩入厚厚硬硬的石壳里,根本没有办法打开,否则就只会用钢钎把石壳搞坏。[2]
尽管,早自汉代《淮南子·氾论训》就有:“水生蠬蜄,山生金玉,人弗怪也。”刘台拱认为:“蠬,当作蛖,同蚌,音棒。”《淮南子·说山训》称夜光珠由来:“明月之珠,出于蠬蜄。”[3]然而,从精神层面上来看,蚌文化丛的生态美学意蕴,当定型于宋代。
首先,是蚌珠神异功能崇拜。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引《张骞海外异记》:“江南徐知谔,为润州节度使温之少子也。美姿度,喜蓄奇玩。蛮商得一凤头,乃飞禽之枯骨也。彩翠夺目,朱冠绀毛,金嘴如生,正类大雄鸡。广五寸,其脑平正,可为枕,谔偿钱五十万。又德画牛一轴,昼则啮草栏外,夜则归卧栏中。谔献后主煜,煜持贡阙下。太宗张后院以示群臣,俱无知者。惟僧录赞宁曰:‘南倭海水或减,则滩碛微露,倭人拾方诸蚌,胎中有馀泪数滴者,得之和色著物,则昼隐而夜显。沃焦山时或风挠飘击,忽有石落海岸,得之滴水磨色染物,则昼显而夜晦。’诸学士皆以为无稽,宁曰:“见《张骞海外异记》。”后杜镐检三馆书目,果见于六朝旧本书中载之。李剑国先生认为,此书乃是六朝书属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4]。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第六十八《神异幽怪》“神珠”条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