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牛文化中的重要构成是人与牛的争斗,但这一争斗多半是良性的,是牛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人自然生态环境有机构成部分的必然表现。
牛与虎颇有因缘,以其不少方面相似之处。曾担任曹魏四代重臣的蒋济,在《万机论》中曾以牛、虎等来比喻用兵之术的奇变:
夫虎之为兽,水牛之为畜,殆似兵矣。夫虎,爪牙既锋,胆力无伍,至于即豕也,卑俯而下之,必有扼喉之获。夫水牛不便速,角又乔竦,然处郊之野,朋游屯行,部队相伍,及其寝宿,因阵反御,若见兕、虎抵角,牛全兕害矣。若用兵,恃强必鉴于虎,居弱,必诫水牛,可谓攻取屠城而守必能全者也。[1]
牛与虎,虽然一为家畜以一野兽,其与人类的关系性质不同,攻守主要倾向有别,而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却具有某种常来相提并论的共同点,都具有自己的长处和智慧。
斗牛,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人牛相斗,牛牛相斗,牛虎相斗等牛抵御猛兽袭击的拼死相斗。
其一,人与牛相斗,广义上说是人与众多动物相斗的一个缩影和象征。《汉书·礼乐志》载“象人”,颜师古注引孟康语曰:“若今戏鱼、虾、狮子也。”所谓“象人”斗牛,有人认为就是人与牛相斗的异称。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的“搏猎图”是组图,其中一人拉牛角,一人持牛尾,将一头壮牛提起来,下面一人单臂握后腿把一牛头朝下提起,形象非常逼真。而河南南阳出土的画像石不仅有象人与牛斗,还有将斗未斗时象人的跃跃欲试。徐州铜山洪楼汉墓则展示了人多种斗力场景,其中曳牛者头戴面具,身披熊(或虎)皮,手握牛尾,将一牛大头朝下扛在肩上,牛似乎还在蹬蹄挣扎[2]。因为,就是在人牛对垒角力的过程中,人也难得地演示了对抗自然界中猛兽的自我的勇气和力量。对于牛力的推重,主要还是来自于人与猛兽的对阵,这还影响到唐人对于人勇武之力的推重,从而出现了一些对于人与其他家养动物角力的描绘。当然,这可以说是呈现出一种人和动物双向互动的关系。其中主要就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