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一、人格化的柳神及其叙事文学表现

字体:16+-

这类柳故事,至清初小说则衍化增饰为柳神能识别善恶,有意识地擢拔贤才:“这九烈君用绿柳之汁,染他衣上,这人就得脱白换绿,中了高第;若不遇得这九烈君用柳汁染衣,任你才华,终身不得一荣显哩。……”叙事并未停留在此,而是注入了更为深刻的思想,说是柳神考虑得很周到,他不肯轻易乱施,以免“假作真来真亦假”,反误了真正的良才。书生王章就蒙太乙真人向柳神九烈君借柳汁染衣,果中高魁,官至宰相;但不慎这柳汁也误染了几个不该沾的,以致不期然而然地出了乱子[1]。这爱惜人才的柳神“九烈君”还发出了如下议论:

我所以珍重柳汁,不肯轻染人衣者,正为这措大功名到手,就不顾国家利害,只图自己富贵,坏天下、家国的,都是这些人了。然还有能知君臣大义的。……

在此见出,柳神已经被赋予正义神祇的本质特征,即协助人君选拔良才治理国家。在经历了由野生植物到人类生活伴侣再到庇护者的角色演变,把世俗柳神净化为正义柳神,柳才真正成为传统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层面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更为有趣的是,将柳神想象为文雅的秀才。这见于《聊斋志异·柳秀才》,说是明末山东青州兖州间出现蝗灾,渐集于沂县。沂县令忧虑中梦见有个秀才来拜谒,“峨冠绿衣,状貌修伟。自言御蝗有策”,询问,柳秀才告知明日有蝗神经过,置酒相求,可以免灾。如言行事,果遇蝗神,只是蝗神恨柳秀才“泄露天机”就让其代为受灾,“后蝗来,竟不落禾田,尽集杨柳,过处柳叶都尽”,这时县令才醒悟秀才是柳神。故事中的柳神以植物身份主动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提供解救蝗灾的简捷途径,而亲近人类的代价是自己的叶子都被吃光,显然这是很有意味的民俗想象与联想。在人的收获中融入了柳神的功劳,这种存亡与共的生态整体思想部分地被后世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