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二、本土柳文化的累积和扩散过程

字体:16+-

降至汉代,宫廷民间,植柳已蔚为风气,较多用于固堤、纳凉和筑路,改善生存环境。而《史记》称“封吕平为扶柳侯”,“周亚夫军细柳”,皆以柳命之地名。战国后期至汉武帝时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傍河固堤的柳愈益广布神州大地。《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载其所作《广成颂》有所谓:“纯以金堤,树以蒲柳,被以绿莎。……”既是生活事实也是一大美景,经济利益与审美享受融为一体。此后曹丕曾深情地观亲手植下的柳而作赋,引得多人也作同名赋踵随。如应旸曰:“植纤柳以承凉”;王粲曰:“植佳木于落庭”,等等。《晋中兴书》载陶侃于“武昌道上通种杨柳”;晋代成公绥《柳赋》也讲:“树双柳于道隅,弥年载而成阴。”房玄龄等《晋书·苻坚纪》也载其政绩卓著:“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柳树物态文化广泛地进入人们现实生活中。

随着经济发展与南北交流增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商业城市的繁荣,柳愈益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盛弘之《荆州记》言:“缘城堤边,悉植细柳,绿条散风,清阴交陌。”徐珂《清稗类钞·植物类》指出:“杨为落叶乔木,与柳相类。惟柳枝下垂,杨枝上挺,以此相别。叶狭长……但古人二字多通用,如‘垂柳’亦曰‘垂杨’。凡诗词中所云‘杨柳’,多包括各种言之,故通俗皆讹称为一物也。”

植柳,不只是为美化环境,亦有经济效用。旧题晚唐韩偓所作的小说《开河记》记载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船之人,护其阴凉;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株,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方便经济贸易。但同时又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环境恶化。在运河沿岸栽种柳树能够在短时间内,弥补生态人为失衡状态。这也是隋炀帝君臣趋善避恶、协调自然与人关系的聪明之处,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白居易《隋堤柳》诗云:“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可见那些小说中语非无根之谈。韦庄《秦妇吟》有“修寨筑尽御沟柳”。而直至宋元人还讲这样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