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虐食风习,是后世人们不常提及的。这其中首要的表现,往往就是以虐食竞豪奢,即在虐食过程中寻求某种精神上的刺激,从而得到某种虚荣心的满足。如唐代初年的传闻:
唐太宗问光禄卿韦某,须无脂肥羊肉充药,韦不知所从得,乃就侍中郝处俊宅问之。俊曰:“上好生,必不为此事。”乃进状自奏:“其无脂肥羊肉,须五十口肥羊,一一对前杀之,其羊怖惧,破脂并入肉中。取最后一羊,则极肥而无脂也。”上不忍为,乃止。赏处俊之博识也。[1]
这样的事情在太宗眼前没有发生,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就不存在。可以说郝处俊的博闻广识恐怕不是向壁虚构的灵感,其实如此虐食不是偶然的、不可想象的。这种虐食方法,很可能来自印度。据唐初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二十七到二十八的神童大药故事说,某国王测验谁有智慧:“便以诸羊人与一口。报言:‘养令肥盛,不得使其肉有脂膏。’诸人无智,皆养令肥。大药得羊常与饮食,令其饱足,形貌肥壮。然刻木为豺,时来恐怖。羊虽饱食,脂膏不生。杀已共观,果如其事。王曰:‘何意余羊有膏,卿羊无耶?’以事具答,王曰深有其智。”[2]不过区别在于印度的这类活动是在饲养过程中进行的,严格说只是为了改善肉类质量而进行的一种“虐养”。
到了唐玄宗的天下富庶的开元时代,就有了对于虐食奢侈的较多理解和认同,甚至还把这作为一种消费习尚,透露出一种欣赏的态度:
李令问,开元中为秘书监,左迁集州长史。令问好服玩饮馔,以奢闻于天下。其炙驴罂鹅之属,惨毒取味。天下言服馔者,莫不祖述李监,以为美谈。……[3]
《青州杂记》曰:熊翻每会客,客至酒半,阶前旋杀羊,令众客自割,随所好者,彩线系定记号,毕,蒸之,各自认取以刚竹刀切食。一时盛行,号“过厅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