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引言
正如在理论与文献梳理部分所述,企业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领域内永恒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和方向,如“企业资源基础论”(Wernerfelt,1984)、“企业知识基础论”(Demsetz,1988)、“企业核心能力理论”(Prahalad & Hamel,1990; Foss,1992)、“企业动态能力论”(Teece & Pisano,1994;Teece, Pisano & Shuen,1997;Teece,2007)等,特别是自Teece, Pisano和Shuen(1997)从动态匹配视角正式在《战略管理杂志》上提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以来,能力理论在学术界和商务实践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Teece, Pisano和Shuen(1997)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因此,企业只有从流程、路径与位势上入手构建改变能力的能力,才能动态适应环境并最终获取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经济租金。
但是,当企业企图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运用动态能力理论的思想于企业的商业经营实践时,很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在于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动态能力,或者自己应该培育什么形式的动态能力。也就是说,如何识别与企业当前发展状况与未来跨期需要的企业动态能力表现形式是企业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因此,企业要培育、提高与运用动态能力的前提是必须对动态能力本身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从而界定清楚“自己有没有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这些动态能力表现形式有多强”等基本问题。在前面的分析中,学者认为企业具有动态能力(Barreto,2010)。因此,通过对动态能力的识别,企业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环境变化的趋势,而且可以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指导企业的正常业务发展,最终构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也就是本部分试图讨论企业动态能力识别体系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