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边远、民族地区学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边远、民族地区教育是粗放的、以应试为主的,一直试图追赶中东部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模式,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状态有较大的距离。所谓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一般是指学校在规模已经具备、办学条件基本完善、教学管理基本规范的基础上,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和共同愿景、师生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品位、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综合办学实力水平等方面,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也就是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全面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这一政策要求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学者总结出学校内涵式发展有四点基本内容和指向[1]。
第一,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式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第二,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发展的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的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第三,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是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位置,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