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心理与测评

二、自我归类理论

字体:16+-

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也译作自我分类理论、自我类化理论等)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由塔吉费尔的弟子特纳等人所开创。自我归类理论植根于社会认同理论,是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它依据社会心理学中广为使用的12个假定(assumptions),提出了3个一般性假设和14个更为具体的假设,由此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概括而言,自我归类理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自我知觉或者自我概念在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变化;第二,当个体从依据个体的人来界定自我转变到依据社会认同来界定自我时,群体行为则成为可能并且可能显现。

(一)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

自我归类理论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对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准确区分。根据特纳的观点,自我归类理论发端于对塔吉费尔区分人际行为和群际行为的理解,然而,人际行为与群际行为又可以通过对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做出根本区分来加以解释。

特纳指出,在社会心理学中,存在着一个广为使用的假定:在社会自我概念当中,至少有三种抽象水平的自我归类是非常重要的:①自我作为人类的高级水平,自我归类基于一个人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形态)的认同,与其他人类成员共享的共同特征;②内群体—外群体归类的中间水平,基于人类之间的社会相似性和差异性,把一个人确定为某些社会群体而不是其他社会群体的一员;③个人自我归类的次级水平,基于一个人作为独特的个体与其他内群体成员之间的区别,这一区别把个人确定为特定的个体。这些水平分别确定了一个人的“人类的”“社会的”和“个人的”认同。在自我归类理论看来,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代表了自我分类的不同水平。

特纳认为社会自我知觉(social self-perception)沿着一条连续体发生变化。连续体的一端是把自我知觉为独特个人,即把个人内部的认同最大化,同时把知觉到的自我与其他内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最大化;连续体的中间是个体认为他与内群体成员具有适度的不同,同时,与外群体成员也具有适度的不同;连续体的另一端则是把自我知觉为一个内群体类别,即把自我与内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最大化,同时把自我与外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最大化。自我归类理论认为,尽管个体可以同时进行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的自我归类,但是,由于社会自我知觉连续体的一端是“个体特性化的”,而另一端是“去个性化的”,当个人与内群体成员的相似最大化,即在社会水平上的自我归类显著时,他在个人水平上的自我归类则很难凸显。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区分还涉及其他的一些假设。例如,群体行为实际就是更多地依据社会认同而不是依据个人认同而行动的。